一、青海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
教师资格证面试通过率近两年官方没有并公布数据,在2016年,根据《中国教师报》统计,在11次教师资格统考中,累计参加笔试考试人数515.8万人,通过考试180.8万人;累计参加面试人数192.1万人,通过面试134.2万人。也就是说,教师资格证笔试通过率约为35.05%,面试通过率约为69.86%。
二、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试一样吗?
谢邀。您好,不需要《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认定,需要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证的国考,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参加笔试需要考三门,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能力,只有这三门都通过才能参加面试,笔试成绩保留两年。笔试通过后,参加面试,面试成绩保留三年。到此还不算完成,还需要普通话证,一般为二乙及以上,语文是二甲及以上,等毕业时认证教资证的时候需要。
我同您一样,学校原本发教师资格证,到了14级的时候,就不发了,开始考试。我是 17年11月参加笔试,1月参加面试,成绩也出来了,很幸运的过了。
您说您是内蒙的,现在已经错过了上半年的报名(1月报名,3月笔试),您可能得等下半年的报名了9月报名,11月笔试。祝您成功!
三、教师资格证考试几门考试?
资格证考试有三门考试,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科能力。1. 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这部分主要考察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2.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这部分根据教师所申请的学科领域不同,考察教师在该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3. 教育实习/教学观摩:有些考试可能会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实习或者观摩,并进行评估。
四、心理学教师资格证含金量?
这是目前从事心理专业最权威的认可度最高的证书,这个证书可以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网上查到而且证书是全国通用终身有效不需要年审的,目前企业都要求持证上岗,随时考试难度的逐渐增大,证书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好好学习学习学习
五、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有什么区别,教师资格证考试看心理学有用吗?
心理学是一级学科,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交叉产生的二级学科。教师资格证考试就是考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科,不存在教育心理学这门科目。你教育学的书买了怎么会落下心理学的书呢?
两本封面几乎一样,就是16开浅绿色封面的考试专用教材嘛
六、21年教师编制考试有心理学吗?
这个不用怀疑,每年的教师编制考试都不考教育学心理学的,所以2021年不会例外。
七、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如何选择?教师资格证考试?
考教师资格证该如何选科目!看完就明白了.
面试可选学科
1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不分科目。
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部分省份新增设“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小学全科”学科)。
3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职文化课类别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与笔试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同。报考“日语”、“俄语”“心理健康教育”3科考生,该类别笔试科目
一、科目二合格即可进行面试报名。
小学学科:
全科教师可以理解为百科全书式教师,需要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也要熟练掌握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中的任意两门技术技能。但需要区别的是,全科教师并不是说一位老师要教语数英音美各学科,而是把这些科目融合在一起教,实现小字课程的科学整合。
如何选择学科情况1:
大学专业和教资学科比较相似建议你尽可能选择和你大学所学专业相关的科目,在很多地市很多学校招教中,会有要求大学所学专业、教师资格证及招教岗位一致或相近。
比如学习材料化学专业的同学可以报考化学教师资格证,学习商务英语的同学报考英语教师资格证。如果你大学所学专业、教师资格证及招教岗位三者一致或相近的话,你几乎是跳过了所有招教关于此点的拦路虎了。
音体美单独编码
各类别音、体、美专业的笔试科目一、科目二实行单独编码,代码为:小学201A、202A;初中、高中、中职均为301A、302A。
取得201A、202A合格成绩的考生,只能报考小学音、体、美专业的面试,取得301A、302A合格成绩的考生,只能报考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音、体、美专业的面试。
201、202301302科目成绩,可相应替代201A、202A、301A、302A科目成绩,但201A、202A、301A、302A科目成绩不能替代201、202、301 302科目成绩。
八、教师资格证考试?
主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第一部分:笔试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察科目根据学段不同会有所差别,简单来说这一科分为职业理念、法规、职业道德、基本文化素养、阅读和写作。
知识点分布如下:
●职业理念占比15%,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法律法规占比10%,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占比15%,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文化素养占比12%,题型分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
●基本能力占比48%,题型分布:单选题,
备考建议:
1、职业理念中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是要快很准的记忆下来的,因为大题靠它拿分,这几个章节要重点学习。
2、法律法规在选择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这部分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复习巩固。
3、文化素养靠的都是平时的积累,所以平时要多读书呀!
4、阅读和写作部分要好好准备写作素材,50分大题不能忽略,平时要多练多写!
搞定科目一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科目二的学习呀!
科目二根据学段不同,考察内容会有所差别,其中幼儿园主要考察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考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察教育知识与能力。
基本题型如下: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重点分布:
1、学前儿童发展: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认知发展、生理发展等内容。
2、学前教育原理:每年大概会考查1-3道单项选择题,其中出题的重点集中在幼儿教育的概念、原则,幼儿教育发生发展中的典型事件、代表人物,主要主张等常识性知识点,多属识记类考点。
3、生活指导:单项选择题中所占数量为1-2题左右,主要分布在幼儿一日生活及环节、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幼儿生活安全教育和卫生保健等特点。
4、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模块考点会在主观题中重点考查,故历年单项选择题中这几个模块出现频率较低,一般每年会从这四个模块中考查2-3题左右。
九、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和教育学哪个难度大?
都还好吧,我感觉心理学背起来难点但考起来容易,心理学相对难些,知识点多、零碎,专业术语不容易识记。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下工夫,还是可以学好的。
加油!
教育学背起来容易但考出来的又往往不太容易,其实也不要背太多,多做些真题吧
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心理学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心理学:为提升教学质量而努力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中的心理学部分,是考察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问题处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如何通过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的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1. 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是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学生的心理发展可分为婴幼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心理阶段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厌学等。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准确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引导。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中的相关题目,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校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则扮演着引导和辅助的角色。掌握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工作。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
4.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中的心理学部分,就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相应的激励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5. 促进学生发展全面能力
高校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单一学科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对其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掌握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中的心理学知识,教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助力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中的心理学部分,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学习内容。掌握心理学知识,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识别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为提升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断努力。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