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开展监督?

110 2024-09-04 22:52 admin

一、如何开展监督?

吃透情况,找准日常监督的入口。做好日常监督的关键是要掌握吃透有关监督事项的行业标准、目标任务、最新政策、有关案例、群众反响等情况,在开展日常监督的过程中,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实现日常监督的精准有效。

善用线索,增强日常监督的威慑。加强日常监督要以问题线索为抓手,包括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案件查办发现的问题线索、派驻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以及纪委监委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处理问题线索,要善于灵活运用“四种形态”,“红脸出汗”是监督,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也是监督,前两种形态更多体现的是教育警示功能,后两种形态特别是第四种形态,则是增强日常监督威慑力的坚强保障,防止日常监督失之于软、失之于空。

多措并举,丰富日常监督的方式。认真梳理排查不同地方、不同行业部门

二、如何开展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

建立政治要件监督检查、政治生态建设档案和政治监督谈话、政治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政治偏差精准纠治、政治问题源头治理、政治监督协同联动、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及成效评估考核等“六项机制”,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三、如何开展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涉及到煤矿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每个人的工作,也是关系到广大职工和家属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更是煤矿的头等大事。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安全生产,切实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这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环是抓好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一、贯彻执行安全第一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煤矿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的干部坚持经常性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教育,特别是解决各级领导干部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用安全第一的方针灌输启发和提高大家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同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以“管理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原则,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管理,努力实现安全目标。还要努力掌握好本单位突出的、多发性事故的成因、特点、规律和治理措施,认真检查治理措施实施情况。在生产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特别是在承包以后,在干部和工人中认真检查有没有不顾安全、不顾质量、不顾基础工作,单纯追求产量和进尺的问题,开展安全第一、安全为天的思想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要搞好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最重要的是监督检查安全第一方针的贯彻落实,并把他们当作经常性的内容来抓,才能使安全状况持续好转。二、加强全面安全管理 1、要抓好安全管理法规化,促进生产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执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制定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做为法规严格执行,实现标准化规范的作业,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2、党政工团技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制定安全生产的“五条”管理体系,就是党总支管党、行政管长、工会管网、团支部管岗、工程技术人员管防,切实有效地制止了违章、违纪现象,形成了人人重视安全,个个安全生产的局面,使各类事故明显下降。3、坚持班前“四过问”制度,努力消除人为的精神上的不安全隐患。在班前要观察和过问职工有没有喝过酒;有没有没休息好的;有没有心事重重思想郁闷的;有没有请假待走和假满刚回来的。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妥善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安全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三、完善安全技术手段 实践证明,随着安全生产情况的发展和变化,必须及时地修改三大规程,使三大规程与实际相适应,才能成为指导安全生产的科学依据,从而把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础上。其次是要抓好质量标准化。质量标准化是井巷工程的百年大计,不仅关系到生产进尺任务的完成,而且关系到职工生命的安全。大搞质量标准化,从基础工作抓起,提高干部和工人的素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为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装备水平,使用好安全装置和安全监测食品仪表,依靠科学和技术可保证作业安全。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开展群防群治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全员素质的根本保证,在这方面首先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努力提高干部和职工的思想技术业务素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群防群治是我们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要建立健全群众安全检查网,坚持做到安全网员、青年岗员班班、组组都有,进行时时、事事、处处的安全监督工作。要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坚决不放过,实行现场三定、现场处理。现场处理不了的限期处理,防止走过场。

四、如何开展监督执纪工作?

一)发挥内部作用

1、把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贯穿在权力行使的各个环节。

2、建立奖励保障机制,推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健康发展。

二)发挥外部作用

1、加强组织协调,推进体制创新。

2、加强配合,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3、要创新和完善监督执纪问责制度,确保履行主体责任

五、如何有效开展派驻监督?

1、加强“接诉即办”工作。每天安排专人进行筛单,通过监督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拒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紧盯专项监督任务,相关纪检组加强与主责牵头部门联系沟通,掌握情况问题,及时汇报进展情况。

3、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加强对“一把手”监督。

六、如何开展法律监督专项检查?

  一、专项监督检查在执法监察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一)专项监督检查是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上讲,执法监察工作包涵了三大块:案件查办、监督检查、制度创新(预防腐败)。从微观上讲,监督检查是行政监察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通过监督检查实现对行政执法部门的再监督。

  (二)专项监督检查是确保政令畅通的重要举措。行政监察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监督检查作为行政监察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言而喻。前不久,中央、国 务院两办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机制的意见》,市纪委预防腐败室和执法室正在联合代两办起草实施办法。这个办法对监督检查进行了全面规范,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政令畅通和上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市政府将要开展的“提升行政效率、提升落实到位率、提升群众满意率”主题活动以及将要出台的《三提升工作要求实施办法》都对监督检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的也是为了达到政令畅通的效果。

  (三)专项监督检查是发现制度漏洞的重要途径。监督检查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发现问题,特别是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从而探索从源头上防治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上升为制度,实现源头治腐。

  二、目前监督检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认为,目前,监督检查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组织领导不到位。各地成立了很多领导小组,但是好像都没有成立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县市区纪委也没有成立专门的监督检查协调指导小组,检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碰头缺乏长效沟通,重大决策缺乏集体研究,重大监督检查缺乏统一领导。

  (二)制度机制不健全。虽然行政监察法规定了行政监察的程序,该程序较为抽象,对于监督检查没有全面具体的规定,导致监督检查的随意性较大,缺乏制度的约束性。包括监督检查的程序、监督检查结果的运用、监督检查发现线索的移送、监督检查履职不力的责任追究等等。

  (三)检查过程不规范。这些年来,监督检查形式五花八门,问题轻描淡写,处理不敢伤筋动骨,导致一些问题屡禁不止。市纪委监察局对监督检查提出了“五有”的原则要求,即“有方案、有报告、有通报、有整改、有追究 ”。这对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的监督检查虽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还远远不够,目前正在起草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办法,来规范监督检查程序。

  (四)职权职责不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大包大揽,每个检查好像都在牵头,实际上每个检查又都游离在外,深入不到实质,掌握不了主动。大家要知道,纪检监察机关除了案件查处外,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是两大主要任务。我们的监督检查不是直接的,而是隐性的深层次的,也就是再监督。我们不能越俎代庖,把监督人撇到一边,用再监督代替监督。纪委参与监督检查只是将监督和再监督同时进行而已,所以,我们在监督检查中的职权除了组织协调之外,就是对检查人员的再监督,督促检查人员正确履职。

  (五)检查效果不理想。一是检查发现问题少,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一些要深查的问题因时间关系,业务能力等因素,浅尝辄止。二是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不理想。主要是缺乏跟踪督查机制、情况通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每年年终集中考核,我重点看的不是有无检查方案而是看问题的整改,可以说很多县市区装订的迎检资料里面很少有问题整改的资料,更谈不上有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

  三、搞好监督检查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准确职能定位。前面已有讲述,我这里只强调一点,就是不要忘记自己是“再监督”人就行了。

  (二)要做好前期准备。一是熟悉、收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相关涉信涉访资料;二是对照检查内容制定检查表格,按表格找资料,查问题;三是按照检查范围和内容抽调检查人员并进行适度培训和适当分工。(举例:国有改制企业资产处置情况的专项检查;保障性住房监督检查)

  (三)要严格监督检查程序

  1、严格检查立项。中央省上级部署的专项监督检查不再立项,自选项目均应当按程序办理立项。自选项目的选取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切合实实际。要因地制宜,符合本地实际;二是开拓创新。对于久未涉及的领域,可以考虑作为立项的重点。三是回应关切。对社会反映较大,信访举报较多的领域,也要作为自主立项的重点。中央选取项目都是深入调研后确定的,今年执法监察为什么要将节能减排资金专项监察作为重点,也是根据上述原则确定的。

  2、制定检查方案。要在准确把握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检查方案,明确监督检查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重点、基本要求、方法步骤,规范监督检查的内容、标准和程序;细化工作任务,优化工作流程,确保监督检查工作有序开展。

  3、开展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检查方案开展监督检查,检查过程中要收集相关资料,填写检查表格,记录检查工作底稿,必要时组织专项审计评估。

  4、制作检查报告。检查组在检查结束应提交书面检查报告,如实反映检查掌握的情况,提出整改建议或对策。检查报告要经过检查组集体讨论并由检查组长审定。

  5、及时报告情况。检查组应当在检查报告审定后向领导报告检查情况,检查报告要适时反馈给被检查单位并在政务公开网站上公开或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对于涉及的违纪违法问题,检查组要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移送。

  6、督促落实整改。应当建立整改台账、销号制度和督促落实整改责任制,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在检查报告经批准后迅速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下发问题整改通知书,签订整改责任状,将责任分解到单位到人,敦促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填写整改结项表。

  7、搞好结项归档。牵头检查单位应当在检查结束后将检查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报表以及形成的报告、整改通知书、通报、领导批示件等资料一并整理归档备查。

  (四)突出监督检查重点

  1、严把政策落实关。督促各地各部门单位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行为。

  2、严把项目建设关。认真检查工程项目规划、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做好项目审批、建设、管理等工作,确保工程项目规范实施、安全运行、优质高效。

  3、严把资金管理关。加强对资金使用及效益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严格执行财经制度,确保资金管理使用规范透明。

  4、严把干部履职关。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正确履行职责,切实转变作风。

  (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惩戒机制

  要认真落实《关于实行党政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党纪政纪处分相关规定,对贯彻执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行动迟缓的,对行政管理活动把关不严、弄虚作假、随意变通的,对因滥用职权、监管不力、敷衍塞责给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及时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干部的责任;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应对涉嫌违纪违法人员快速启动调查,依纪依法严肃追究其纪律责任;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

  (六)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常态运行机制

  1、搞好评估总结。监督检查结束后,牵头检查部门要对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剖析,向党委政府提供总结报告。总结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并上升为制度规定。

  2、完善制度规定。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政策性问题,要及时向有关地区和部门单位提出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单位深入剖析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深化改革和创新,着力解决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

  3、加强日常监管。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跟踪督促各地各部门单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堵塞漏洞;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把监督机制融入各项业务,加强经常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执法效能廉政监察,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廉洁高效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提高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严肃性,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七、怎样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事中监督:财政对企业单位的事中监督主要是通过税务部门的征收管理来实现的。税务机关通过日常的专门工作,一方面促使纳税人依法经营,建立健全有利于正确计算和反映纳税所得额的各项基础工作,推动各单位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督促纳税人依法纳税,堵塞各种税收漏洞,保证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保证税收收入的及时、足额上缴。 事后监督:是指以事先制定的目标、标准和要求为准绳,利用会计核算取得的资料,对已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考核和评价。

八、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中肯

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中肯

中国扶贫事业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监督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开展扶贫领域的监督检查,以及如何做到中肯公正、客观评价,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扶贫工作事关国家稳定和民生改善,因此必须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把关、有效执行。监督检查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监督检查,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推动工作的落实,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如何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

在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 客观公正。监督检查应该客观中立,不偏不倚,真实反映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
  • 全面细致。监督检查要全面深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对扶贫工作的全面了解。
  • 有针对性。监督检查要有针对性,重点关注扶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症结,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
  • 及时反馈。监督检查结果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中肯的监督检查评价

中肯的检查评价是监督检查工作的核心。在进行评价时,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 客观评价。评价应该客观公正,不受个人情绪和利益干扰。
  • 数据支撑。评价结论应该有充分的数据支撑,避免凭主观臆断做出评价。
  • 问题导向。评价要突出问题导向,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 激励引导。评价要注重激励引导,激励优秀,引导整改,推动工作的持续改进。

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的措施

为了加强扶贫领域的监督检查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制定相关的监督检查制度和规范,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监督职责和权限。
  2. 加强监督检查人员队伍建设。培训监督检查人员,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执法意识。
  3. 推动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监督和参与。
  5. 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激励监督检查工作人员投入到工作中。

结语

扶贫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中肯地开展扶贫领域的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提升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九、农业生产开展精准监督

农业生产开展精准监督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福利至关重要。为了有效监督农业生产,保障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开展精准监督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精准监督意义重大

精准监督农业生产以确保农民利益、提高农业质量和规模效益为目标,这项工作的意义无法小觑。首先,精准监督有助于检查农业生产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避免不法行为的发生。其次,精准监督可以发现和纠正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率,从而保障粮食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最后,精准监督还可以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精准监督应具备的特点

为了确保精准监督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收集和分析农业生产数据,实现全程监控,确保监督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 科学性:精准监督应基于科学、系统性的方法和理论,从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入手,确保监督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3. 权威性:精准监督应由相关权威部门或机构负责,确保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4. 多元化:应针对不同种类、规模和地域的农业生产进行监督,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和普适性。

精准监督的实施步骤

实施精准监督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监督目标:明确要监督的对象、内容、范围和目标,确保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具体性。
  2. 收集数据: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如问卷调查、实地踏查等,收集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3. 分析数据: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4. 制定措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和改进方案,提出问题整改和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
  5. 实施监督:按照制定的措施和方案,对农业生产进行实施监督,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6. 评估效果:定期评估监督的效果和成效,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轮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精准监督的挑战与对策

精准监督农业生产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做好充分准备和应对。

首先,农业生产涉及的环节复杂多样,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监督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监督队伍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监督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其次,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基础设施薄弱,给监督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应加大投入,扩大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监督能力和条件。

最后,存在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监督,制造假农产品,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我们需要加大打击和查处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监督意识和能力。

结语

精准监督农业生产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福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精准监督,我们才能推动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富裕。

十、教育整顿对监督执纪是如何开展?

着力调动和发挥各个层面的“探头”作用,切实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着重从两个方面着手:一、发挥内部作用1.把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贯穿在权力行使的各个环(1)不断加强教育。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进行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廉洁自律教育;组织学习先进先辈事迹、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读本;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党的政治路线的纪律,在党的纪律中具有头等重要地位,加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保持长足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一是要加强政治纪律教育的监督检查。通过明查暗访、走访群众、知识测试、见面谈话和自我汇报思想等多种方式,对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章、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党纪条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和党性党风党纪要求进行督查,教育党员要敢于和歪风邪气作斗争,坚决克服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和纪律意识,提高全党同志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的自觉性。

二是要加强对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加强对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力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的顺利实施,使人民群众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加强对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惠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以民为本观念,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是要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落实民主集中制和议事规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是“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过程是否认真执行。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执行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勤政廉政、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教育;对落实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跟踪整改措施的落实,保证群众监督提出的意见得到整改。

四是要加强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有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党员党组织,要严肃批评教育,对经教育不改的要作出严肃处理。要把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情况作为考察使用干部最重要的标准,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对多次发生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案件的地方和部门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