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传播学概论?

281 2024-03-13 00:46 admin

一、传播学概论?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二、传播学概论意义?

它的意义是通过不同的传播才能看见试探的发展,然后才能判断这件事情。真实程度。

三、传播学概论的特征?

传播学的主要特征是:

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混杂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

3、分散性。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无法展开当场的对话交流。

4、隐匿性。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并不认识他的受众。

四、传播学概论考研重点?

传播学概论考研的重点第一传播学史四大奠基人以及斯拉姆第二传播学的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第三传播可分为五个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第四,最后,传播学的效果研究这个板块也是最后最重要的板块

五、传播学概论是什么?

《传播学概论》一书主要是论述人类社交的基本过程。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人类有传播的特定功能。

六、传播学概论 文章出自哪里?

《传播学概论》是施拉姆创作的传播学类著作,首次出版于1982年。《传播学概论》一书主要是论述人类社交的基本过程。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人类有传播的特定功能。

七、传播学概论传播的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汉字是意音文字吗

汉字不是意音文字。是表意文字,是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信息的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表意文字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语素,而不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八、1982年传播学概论作者?

《传播学概论》是施拉姆创作的传播学类著作,首次出版于1982年。

《传播学概论》一书主要是论述人类社交的基本过程。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人类有传播的特定功能。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1907—1987)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被誉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和第一个传播院系,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的出版。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施拉姆当时还仅限于挖掘前人和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1949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美国大学传播学专业普遍采用的教科书。因需求量太大,1960年又出了修订版。

这本书仍然被认为是施拉姆建立传播学体系的基础,也是他所有著作中最有权威和引用最多的作品。 全书共分八个部分:大众传播学的发展、大众传播的结构与作用、大众传播的控制与支持、传播过程、大众传播的内容、大众传播的受众、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大众传播的责任。可以看出,当大多数人对传播学这个学科还不甚明白的时候,施拉姆通过这本695页的著作从8个方面建构了大众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不仅如此,这本书的权威性还在于几乎所有撰稿人都是当时的一流学者,除施拉姆本人外,包括R.帕克、H.D.拉斯韦尔、W.李普曼、P.F.拉扎斯菲尔德等三十多人。

九、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 “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

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3. 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 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6. 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总称。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觅信者”。同时,受众还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7. 媒介:原义为中间物,传导体,手段,工具等。在传播学中,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媒介包括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传播的工具(如报刊)。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又出现了网络这新一媒介。

8. “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9. “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

十、传播学概论大二学吗?

传播学概论根据不同专业的人学习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比如新闻学的学生,他们学习传播学概论这门学科是在大三的时候才会进行学习,而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就已经开始学习这个学科了,因为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传播学概论,这是一门基本的课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