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设想是什么东西?
简单来讲,科研设想就是如果考上研究生,你对未来研究方向与内容的设想。
有些同学一听是对考上之后的研究设想,就忍不住心急了:我对这个领域还没有足够的了解,现在哪知道考上之后会具体研究什么?万一定错了方向和选题,岂不是要用今后的三年时间来为今天的失误买单?
其实对此大可不必紧张纠结。复试的科研设想仅仅是为了审查考生的学术潜力而设的考试内容,并不意味着考上之后只能选择这个研究方向与内容。因此完全以应试的心态对待科研设想就好。
二、计算机科研做什么?
1.系统结构方面从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分布式系统、机群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系统、通信协议分析与设计、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通信软件与协议工程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2.软件方面从事:智能规划与自动推理、智能诊断与规划、约束程序、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及实现技术、软件形式化方法、数据库理论、网络搜索引擎、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网络并行计算等等的方面。
三、计算机是科研类吗?
是科研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属于工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国家一级学科。
中国计算机软件人才不足,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中国IT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东部和西部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依然很大。
四、计算机专业适合搞科研吗?
适合搞科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兼顾的计算机学科宽口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型和工程型相结合的计算机专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
偏重硬件的话,可以走科研路线;
偏软件的话,就是写代码的工作。
五、计算机科研项目有哪些?
计算机科研项目有科学计算(或称为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辅助工程、生产自动化等
六、计算机科研院所有哪些?
院所如下: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中国科学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成都)
七、应聘高校科研岗位要求写个人意愿和工作设想,怎么写?
这个个人意愿和工作设想,肯定是围绕该校该岗位的职责、讲你如果上岗了会如何去开展工作以及自己的个人对该岗位的理解,反正就是积极、主动、虚心、团结、勤奋啥的。
八、什么设想?
大胆设想!我国科学家提出全方位立体探测太阳
“如果能够尽快立项,我国的太阳立体探测系统真正建成可能要到2035年。”在几天前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五号探测器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带领团队提出一个大胆设想——立体探测太阳!
如果想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还需要部署立体探测体系。“在空间探测太阳方面,中国还没有成体系的项目立项。”杨孟飞说,但正是由于起步较晚,更应该勇于迎接挑战,抓住后发优势带来的机遇。
全方位立体探测太阳,亘古未有!
人类发射空间探测器探测太阳已有60多年,随着航天技术和载荷的发展,各国的太阳探测已经从日地连线为主的探测升级为太阳抵近或双视角等多种探测方式。通俗点理解就好比逐步实现了给太阳“拍”近景、用双镜头“拍”摄等目标。
但要实施对太阳的全方位立体探测,迄今未有。
何为立体?根据立体探测系统方案,我国将在黄道面和极轨的5个点上分别部署探测器,对太阳实现“环抱”观测。尤其是极区探测器,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飞行到位。啥概念?就是在地球和月亮之间跑上180多个来回。这给航天器控制、数据传输等方面都带来极大的挑战。
既然这么难,为什么非要进行立体探测?杨孟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要引领人类刷新对太阳的新认识、做出重大的原始创新成果、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就要有一个全新的探测方式。中国有自己的体制机制优势,能够凝心聚力办大事。
中国已具备超远飞行的技术实力
深空的超远飞行是航天科技实力的巅峰:不仅要征服超远距离、复杂温变环境、太阳风暴……还要从容应对数亿公里漫长旅程中随时出现的危机。
勇于攀登、敢于超越、抢占科技制高点,对太阳进行立体探测是中国航天人以航天精神为指引,再一次凭借实力与底气定下的新目标。
根据设想,我国将在2035年前后,通过两次发射任务(分别为一箭三星、一箭两星),构建起环绕黄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太阳极区的全方位立体探测体系,实现对太阳全球和日地空间的立体探测。在设想提出前,团队对现有技术实力、实现路径、具体方案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以一箭三星为例,通过分析对比运载直接入轨、天体借力入轨的不同,目前确定了借助天体引力改变轨道方向和轨道能量的方案。飞行将分为3阶段,运载火箭完成第一段路程,后两段路程通过借力飞行和深空机动完成。
“通过探月工程和‘天问一号’的实施,我们有很好的技术基础。”杨孟飞表示,中国科研人员已掌握了让飞行器借力飞行的全新方法。
据介绍,5个飞行器需要飞行2-5年不等的时间到达指定位置。现已掌握的全新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大大缩减了此前方案的飞行时间。
杨孟飞透露,立体探测的每组探测器质量大约为3500公斤,有效载荷约400~600公斤。利用多天体借力技术、高效推进舱、电推进技术等航天技术,中国有能力实现探测器的超远飞行和准确入轨。预计发射后3年,太阳立体探测系统将具备太阳中低纬度区域全覆盖、连续观测能力,发射后5年具备太阳全方位立体探测能力。
立体探测势在必行
从最早的先驱者号到比水星还靠近太阳的太阳轨道器,国际上已经开展了多项对太阳的探测任务。中国曾开展太阳空间望远镜的预先研究,也曾对“追日”的“夸父计划”进行过预研,其探测器设计轨道在距离地球百万公里的位置。
当前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国际任务已经触达新深度、带来新认知,例如帕克号太阳探测器,是有史以来最接近太阳的人造物体,并首次实现了距离日心约9.5个太阳半径处的抵近探测。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开展立体探测势在必行。
一方面,它将给太阳物理的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在研究了40多年太阳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看来,太阳物理仍然存在一系列重大前沿科学问题。
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不存在第二名。“要实现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空间天气预报系统,对太阳立体探测亦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赤表示。因此,要开展太阳物理中前沿科学问题以及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中国必须构建自己的立体探日系统。
另一方面,整个项目可带动外围支撑技术和体系的发展。例如,我国的太阳探测仪器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数据处理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倘若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指引,15-20年的努力将有望实现高性能有效载荷的突破,同时也可以多条腿走路,倒逼技术路线创新、数据处理方法创新等。
“太阳立体探测项目将是融合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系统工程。”杨孟飞说,它的建立将促进太阳物理科学研究、空间天气预报应用和航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解决太阳物理前沿科学问题、提高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预报能力;推动我国太阳空间探测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九、科研管理系统中计算机
科研管理系统中计算机 在现代科研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科研管理系统的作用日益凸显。计算机作为科研管理系统的核心,不仅带来了高效便捷的管理方式,更推动了科研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科研管理系统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研项目的日益复杂和庞大,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科学家们对高效管理和资源优化的需求。科研管理系统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集成管理、协同办公、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
在这个背景下,计算机作为科研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更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便捷快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检索功能。
科研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关键功能
科研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关键功能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 数据存储与管理:计算机作为科研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地存储和管理海量科研数据。
- 协同办公与沟通:通过计算机网络,科研人员可以实现在线协同办公、共享文档、及时沟通交流。
- 实时数据分析与处理:计算机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实现实时数据分析、模拟计算等复杂处理任务。
- 资源调度和优化:科研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还可以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资源的合理调度和优化,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科研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科研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科研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智能化: 未来科研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将趋向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更加智能的科研管理和决策。
云计算: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将深刻影响科研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便捷的访问。
安全性: 针对科研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要求,未来科研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安全性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科研管理系统中计算机 的作用不可替代,其发展将不断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和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十、重力发电设想?
重力发电是不可行的,是无法做圆周运动带动发电机的。当物体从高点坠向低点,由于地球引力做自由落体运动产生重力,那么到了最低点,再返回最高点,需要其他能量推动,即使配套了惯量飞轮,也不能保证其永续运行,能量会逐步衰减,直到停止不动。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重力发电呢,必须要有其他条件,就是怎样用免费的能量让驱动发电的重力装置在返回到高点。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