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发展历史
1.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 电子管时代。
2.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时代。
3.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 集成电路时代。
4. 第四代计算机(1971以后)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5.新一代计算机 超导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光计算机、DNA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等,体积更小,运算速度更快,更加智能化,耗电量更小。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4、第四代计算机(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机械计算机的历史?
在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W.Schickard)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进行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873年,美国人鲍德温利用自己过去发明的齿数可变齿轮制造了第一台手摇式计算机。1886年,美国人DorrE.Felt(1862~1930)制造了第一台用按键操作的计算器。1895年,英国青年工程师弗莱明(J.Fleming)通过“爱迪生效应”发明了人类第一只电子管,人们开始进入电子计算机的研发阶段,这也标志着人类即将走入电子时代。
2、电子计算机发展年代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即“埃尼阿克”)。它由17468个电子管、60000个电阻器、10000个电容器和6000个开关组成,重达30t,占地167m2,耗电174kW,耗资45万美元,每秒能运行5000次加法运算。“埃尼阿克”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最卓越的成就之一,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四、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发展历史
1.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 电子管时代2.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时代3.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 集成电路时代4. 第四代计算机(1971以后)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5.新一代计算机 超导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光计算机、DNA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等,体积更小,运算速度更快,更加智能化,耗电量更小。
五、计算机历史上的巨头?
计算机科学之父
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
出生国家:英国出生日期:1912年6月23日卒于:1954年6月7日
成名原因: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还是一名出色的密码专家,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修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帮助盟军破解德国纳粹著名的密码系统 Enigma,为盟军在二战中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图灵同性恋的身份曝光之后遭到了社会的歧视与不公正的待遇,1954年6月8日,图灵因食用浸染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死亡。
为了纪念这位计算机科学之父,杰出的数学家,美国计算机协会在1966年设立图灵奖,图灵奖主要授予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而这些贡献必须对计算机业有长远而重要的影响。这也算是对这位天才英年早逝的一种慰籍。
六、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计算机发展史,是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计算机发展历史可分为1854年-1890年、1890年-20世纪早期、20世纪中期、20世纪晚期-现在,四个阶段。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七、计算机的组成与发展历史?
计算机发展史,是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计算机发展历史可分为1854年-1890年、1890年-20世纪早期、20世纪中期、20世纪晚期-现在,四个阶段。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这就是计算机的发展。
八、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1、开端
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并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当时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由中国科学院、总参三部、国防五院(七机部)、二机部十局(四机部)四个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应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为了迅速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机和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练班。计算数学训练班的学生有幸听到了刚刚归国的国际控制论权威钱学森教授以及在美国有3~4年编程经验的董铁宝教授(他当时是国内唯一真正直接接触过计算机多年的学者)的讲课。
2、历程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从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机器在738厂开始少量生产,命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研制。在研制104机同时,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并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年)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我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8),并在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1965~1975年,738厂共生产320机等第二代产品380余台。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于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体管计算机并小批量生产了40多台。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80年代初)
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计算机,以后又推DJS-140小型机,形成了100系列产品。与此同时,以华北计算所为主要基地,组织全国57个单位联合进行DJS-200系列计算机设计,同时也设计开发DJS-180系列超级小型机。70年代后期,电子部32所和国防科大分别研制成功655机和151机,速度都在百万次级。进入80年代,我国高速计算机,特别是向量计算机有新的发展。
④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
和国外一样 ,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研制也是从微机开始的。1980年初我国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6502芯片研制微机。1983年12电子部六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DJS-0520微机。10多年来我国微机产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道路,现在以联想微机为代表的国产微机已占领一大半国内市场。
3、主要成就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
九、历史计算机病毒事件?
CIH病毒是一位名叫陈盈豪的台湾大学生所编写的,最早随国际两大盗版集团贩卖的盗版光盘在欧美等地广泛传播,后来经互联网各网站互相转载,使其迅速传播。这在那个年代可算是一宗大灾难了,全球不计其数的电脑硬盘被垃圾数据覆盖,这个病毒甚至会破坏电脑的BIOS,最后连电脑都无法启动。在2001年及2002的时候这个病毒的还死灰复燃过几次,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啊。损失估计:数亿美元
1998年,大卫?L?史密斯运用Word软件里的宏运算编写了一个电脑病毒,这种病毒是通过微软的Outlook传播的。史密斯把它命名为梅丽莎,一位舞女的名字。一旦收件人打开邮件,病毒就会自动向50位好友复制发送同样的邮件。史密斯把它放在网络上之后,这种病毒开始迅速传播。直到1999年3月,梅利莎登上了全球报纸的头版。据当时统计梅利莎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PC。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令美国联邦政府很重视这件事。还迫使Outlook中止了服务,直到病毒被消灭。而史密斯也被叛20个月的监禁,同时被处5000美元罚款。这也是第一个引起全球社会关注的电脑病毒。
爱虫跟梅利莎类似也是通过Outlook电子邮件系统传播,不过邮件主题变为了“ILoveYou”,打开病毒附件后,就会自动传播。该病毒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袭击了全球无以数计的电脑,并且,它还是个很挑食的病毒,专喜欢那些具有高价值IT资源的电脑系统:比如美国国安部门、CIA、英国国会等政府机构、股票经纪及那些著名的跨国公司等。“爱虫”病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传染速度最快而且传染面积最广的计算机病毒。损失估计:全球超过100亿美元
十、职称计算机 历史
职称计算机的历史赋予了我们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计算机的发展与职称计算机的兴起是紧密相连的,它们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职称计算机的历史,并了解它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
计算机的起源
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早期计算工具。古代的计数板、算盘和曲尺等设备被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然而,真正的计算机革命始于二十世纪。早期的计算机是基于机械原理和电子部件来进行计算的,如巴贝奇的分析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电子时代。电子管取代了机械部件,使计算机的速度和处理能力大大提高。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标志着现代计算机的起步。
职称计算机的兴起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职称计算机专业人士。职称计算机是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具备较高职业资格的工程师。他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培训,掌握了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职称计算机的兴起源于对计算机行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普及,对计算机专业人士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职称计算机通过考核和评定的方式,为人事招聘和技术评估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职称计算机的评审体系通过对计算机专业人士的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行全面评估。评审标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实践经验和职业道德等方面。通过评审获得职称计算机的认定,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职业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专业人才。
职称计算机的影响
职称计算机的出现对计算机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它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为了获得职称计算机的认定,从业人员不断学习和研究新技术,推动了计算机行业的进步。
其次,职称计算机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通过严格的评审体系,职称计算机要求从业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道德操守。这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
最后,职称计算机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了更有保障的技术服务。职称计算机的认定是对从业人员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肯定,企业在招聘和技术合作时更加信任和选择拥有职称计算机的专业人士。
结语
职称计算机的发展和历史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驱动。它是计算机行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职称计算机的地位和影响将继续提升。我们期待职称计算机专业人士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习,为计算机行业的未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